返回

篡蒙:我岳父是成吉思汗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3章 南宋群臣沸腾,怎么办?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以为我大宋数十万大军尽皆如此精锐,说不定就能保几十年的和平。几十年之后,哼哼,蒙古腐化堕落,说不得就是另外一个金国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……”

    郑清之有备而来,竟把乔行简说了个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他着急地向赵昀叩首道:“微臣虽然说不过郑相公。但是,微臣心里明白,联蒙灭金就是死路一条。唯有联金抗蒙,才有我大宋的一线生机啊!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到了现在,赵昀完全懵逼了。

    三位宰相都已经发言,一个主张联蒙灭金,一个主张联金抗蒙,还有一个主张坐山观虎斗的,这让他该听谁的?

    赵昀只得去问葛洪,道:“葛爱卿,你说呢?”

    “臣年老昏聩,委实不知如何是好,请陛下治罪!”

    葛洪原名葛宅园,早年师从吕祖谦,吕祖谦改其名为“洪”,今年都七十多岁了,委实不想趟这滩浑水。

    如果献计正确还好说,献计错误造成了大宋亡国,那不就是留下千古骂名了?

    这是何苦来哉?

    葛洪不表态,赵昀就只能问唯一没有发言的首相史弥远了,

    他对史弥远是又敬又怕。没有史弥远,他现在还是大宋的一个普通百姓呢,能不感激吗?没有史弥远处理朝政,他的皇位能坐得这么安稳?能不尊敬吗?

    怕的是,史弥远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。当初能拥赵昀上位,现在未必就不能废了赵昀。他要是一开口,此事就算定了,赵昀也不敢开口反驳。

    赵昀问道:“魏国公,你以为事到如今,我大宋应该如何应对呢?”

    史弥远道:“其实,乔相公和郑相公所争执的,表面上是应该联蒙灭金,还是联金抗蒙。实际上,却是金国到底现在到底还有多少实力?蒙古到底有多强?”

    “如果即便我大宋和金国联手,也不是赵朔的对手,那当然应该联蒙灭金,给我大宋争取更多的本钱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金国尚可挽救,就应该以国事为重,联金抗蒙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金国没有我大宋的支援也尚可支持,就应该坐上观虎斗了。”

    赵昀眼前一亮,道:“那魏国公以为,现在金国和蒙古的实力,究竟如何?”

    “如此军国大事,岂能凭臣的估算而定?臣以为,我大宋应该派一名将率一支劲旅,以援助金国的名义前往金国。他们不可主动与蒙古军作战,只需评估蒙古军和金国的实力,以供朝廷决策。当然了,如果蒙古军执意攻打我军,我军也需坚决反击,让蒙古军知道我大宋不可轻侮。”

    “那魏国公以为,朝廷该派谁去呢?”

    史弥远道:“就派江陵制置使孟珙去吧,他是我大宋名将孟宗政之子。如今孟宗政已然去世,孟珙接管了他的两万忠顺军。官家可命孟珙率一万忠顺军,去援金国,看看蒙古军和金军的实力,究竟如何。”

    与金国的“忠孝军”类似,“忠顺军”也是仇恨凝结的队伍。只不过,这支队伍仇恨的对象不是蒙古人,而是金国人。

    当初孟宗政在世时,招收从金国境内的唐、邓、蔡三州逃往宋国的壮士两万多人,编为“忠顺军”。

    这支队伍不但和金国有着血海深仇,而且经名将孟宗政、孟珙训练,是宋国目前战力最强的队伍。

    即便真和蒙古人真的对上,也不会堕了大宋的威风。

    孟珙今年三十一岁,虽然才接手忠顺军两年,但早就名扬天下近十年了,也算大宋数得着的名将。

    九年前,孟珙认为金人必犯樊城,向父亲孟宗政献策由罗家渡附近埋伏。金人果真到来,宋军趁其半渡出伏兵击之,金军半数被歼灭。

    其后,孟宗政、孟珙又奉命救援枣阳,在战阵中父子失散。孟珙看见父亲穿着白色的战袍并骑着白马在敌阵中,大声喊道:“那是我的父亲。”立即率骑兵突入敌阵,救出其父!

    单凭这一场战争,就说明孟珙是智勇双全的名将种子。

    两年后,孟宗政又命孟珙偷袭金军。孟珙连破十八寨,斩首一千余级,缴获大量军器物资,实在是宋国对金国罕见的大胜,孟珙之名自此响彻大宋。

    如今,孟珙为江陵制置使,麾下有两万忠顺军。由他率军前往金国,评估两国实力,实在是最为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“好吧,就依魏国公所言!”

    赵昀微微颔首,此事就算这么定了。

    半个月后,孟珙率一万忠顺军,进入了金国境内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赵朔的府兵也补充、集结完毕,可以对金国动手了。

    首先是安排看家的人选。

    赵朔命朵儿伯多黑申率一个草原千户,以及镶黄旗一个汉军万户,并七万府兵守河北。

    命塔马赤率一个草原千户,以及镶黑旗一个汉军万户,海军正红旗,并六万府兵守山东。

    朵里不合率一个草原千户,守呼伦贝尔大草原。

    这三个草原千户原来只是赵朔的手下,一直作为赵朔的本

第173章 南宋群臣沸腾,怎么办?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